「買不起」與「老屋化」── 台灣與全球住房市場的對比與思考
Jun月 2024年 君鑑機構-企劃部
點閱次數 : 855      share :

 

說台灣「買不起」,但歐美是「租不起」

        從《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Is your rent ever going to fall? ── Too often politicians tout awful solutions for helping tenants〉(你的房租會下降嗎?──政客經常鼓吹幫助租戶的糟糕解決方案)(註1一文可知,在富裕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面臨「高昂的租金壓力」數百萬租戶將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用於租金,雖然政治家們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然而,他們的方法往往被批評為不切實際。過去一代人,特別是在英語國家,私人租賃的增長顯著,但情況逐漸惡化。例如,在英國,私人租房的人口增加了六百萬人,其中一半超過35歲。面對高昂的房價和收入限制,許多年輕人無法買房,使得租屋成為長期選擇。

        在全球,政府採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租金凍結和管制」,雖然旨在幫助租戶,但經常受到經濟學家的批評,認為這些措施可能會「進一步扭曲市場並阻礙新房屋的建設」。與此同時,某些城市如紐西蘭的奧克蘭通過「增加房屋建設量」來改善租金市場,成功降低了租金。然而這種方法在其他地方的推行進展緩慢

        在現代,資本主義「將房子變成貨幣」,除非你不住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如北韓。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房地產已被視為就跟股票與債券一樣,變為一種投資資產類別,意即「住宅金融化」;這意味著住宅從一種社會財,從我們生活必需的東西,轉變成一種可以被買賣的東西,而且人們可以從中賺取龐大利潤。(這是一個在輿論上雖被否認,但遊戲規則上是合法的)

 

 

只講「少子化」,但可曾想過「老屋化」
        台灣的部分,雖然常常吵著「少子化」議題,卻鮮少有人去注意「老屋化」。打個比方,台北隨便超過50年的老透天,也許已殘破不堪至無法居住,成為廢墟,但在土地房地的市場行情上,它依然價值一億元;反觀一個正常的50歲人,以現在的保健觀念、先進醫療與專業保養來說也不算老年,仍可說是壯年。但是住宅規範卻越來越嚴格,各項築屋成本也越來越高,則到底是房老化得快而多?還是人口老化得快而多?這其實應該「統做整體討論」「查看實際的數據」,就能夠明白社會上關於「居住正義」之類風風火火的喧騰,到底是否有實際的幫助與意義?

        房價高主要是供需問題」,「限制只會造成房屋供給量起不來,取得成本越高」。關於台灣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供需失衡」和「政策影響」,以下是一些要點和觀點:

1. 供給量不足和政策影響
        房價一直漲,大家更買不起,而供給量不足是造成這個問題的主因之一。
政府實施的多項打房政策,例如土地建築限制、預售屋實名登記等原意是「控制市場短期波動」,但結果反而「限制了供應的增加,使得房價持續上漲」

 

2. 勞動力短缺和價值觀問題
        少子化真正影響到的是台灣未來的國家生產力,尤其建築業正面臨勞動力嚴峻不足的問題。部分原因是對於技術工作的社會觀念低落,大眾偏向傳統的大學教育,而非技職訓練。社會價值觀念未能有效鼓勵技術工作,這對於房地產建設等行業的長期發展構成了挑戰。

3. 政策效果與社會反應
        許多政策措施如「土建融限貸」「預售屋禁轉」等,雖然意圖為穩定市場,實際上「削弱了小型建商的競爭力,導致市場競爭與供應不足」。而「新青安」政策雖然「降低了購屋門檻」,但也進一步「刺激市場需求」,卻無法有效地增加真正的居住供應,促使房價上漲。

 

4. 全面策略的必要性
        解決房價和房租問題需要全面策略,其中最關鍵的是「增加住房供應」
政府應考慮到「市場經濟的反直覺行為」,並以此作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而非僅依靠一時之計。總體而言,解決台灣房地產市場面臨的現實問題,需要政策制定者在「增加房屋供給」、「改善價值觀念」、「避免增加多餘建築與買房之成本」和「有效管理市場需求」之間找到平衡點,以促進整體房屋市場的健康發展。

結論

        想買房但猶豫不決的人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心動搖但未果」,另一種則「堅信房價過高,認為不應買貴」新青安的長期貸款和利率補貼,像是點燃第一類人下定決心的引信,但第二類人則因此感到更不滿,認為需求增加導致房價上漲,無法改變現狀而只能在網上抱怨。

 

        在君鑑之前《住宅經濟》的文章中,已多次討論過「房價的漲幅在很大程度上與貨幣問題有關」(註2,所以,大家真的都是買不起房嗎?還是只是沒有認清事實與想清楚?蛋黃區的新屋價實際上是給那些已經擁有相當資產的人購買的對於希望實現購房夢想的人來說,必須正視現實。如果負擔不起城市的房價,可以考慮在郊區或者遠離市中心的地方購屋,那裡的房價通常會更為合理,更容易負擔得起。

 

 

═══════════════════════

註1.〈Is your rent ever going to fall? ── Too often politicians tout awful solutions for helping tenants〉(你的房租會下降嗎?──政客經常鼓吹幫助租戶的糟糕解決方案),《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2024529日。詳請見:https://reurl.cc/NQdbbx  下附全文圖檔)

註2.〈貨幣真正的價值並不是在「帳面數字」?兼論新青安之現象〉,詳請見:https://reurl.cc/EjlgQa

〈普通人財富自由的機會 ── 房子是股份化的土地〉,詳請見:https://reurl.cc/r9G3kE

〈房屋貸款太多會引發台灣金融危機嗎?〉,詳請見:https://reurl.cc/RqGLDn

〈充滿「貨幣幻覺」的「實質負利率」時代(內含「★ 台灣30年的M2觀察表」)〉,詳請見:https://reurl.cc/5vWDEy